首页
高考新闻
高考备考
高考志愿填报
高考题库
备考攻略
语数外
史地政
物化生
高考作文
高考心理
学习方法
储能科学与工程前景广阔,国家战略加持,值得关注!
优志愿整理 · 2025-8-29 · 2469次阅读

在 “双碳” 目标推动下,储能技术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支撑,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势崛起,不仅被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,更凭借人才缺口大、就业领域广的优势,成为高考生报考的 “潜力专业”。

一、国家战略高度加持

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崛起,源于国家对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,政策红利持续释放:

顶层设计明确: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直接提出 “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”,明确 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;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2024 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同比增长 120%,液流电池、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占比提升至 35%,行业发展速度领跑全球;

教育体系跟进:2020 年教育部正式增设该专业,西安交通大学率先开设国内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,随后清华大学、华北电力大学等百余所高校陆续布局,形成 “本科 - 硕士 - 博士” 完整培养体系,为专业发展筑牢教育基础;

产业扶持给力:国家对储能企业提供税收减免、研发补贴,推动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站、电网调峰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落地,直接带动专业人才需求激增。

二、人才缺口超 300 万

随着新能源(风电、光伏)规模化发展,储能作为 “能源缓冲器” 的作用愈发关键,人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:

需求规模庞大:据《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(2016-2030 年)》《中国能源展望 2030》预测,到 2030 年我国储能专业人才需求将突破 300 万,涵盖技术研发、工程设计、运营管理等多个岗位,目前行业人才供给仅能满足 30%,缺口显著;

岗位适配广泛:无论是新能源汽车企业(如比亚迪、特斯拉)的动力电池研发岗,还是储能电站(如宁德时代储能、阳光电源)的系统设计岗,亦或是电网公司(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)的储能调度岗,均急需该专业人才,应届生起薪普遍 8K-15K,技术岗 3-5 年经验后年薪可达 25 万 +。

三、技术门槛高

储能科学与工程是典型的 “硬核工科专业”,需掌握多学科知识,适合数理基础扎实的学生:

核心课程:以数理为基础,涵盖高等数学、线性代数、大学物理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,再叠加基础化学、储能化学基础(如电池材料研发)、电工电子技术(如储能电路设计)、储能系统原理(如飞轮储能、氢能储能技术)等专业课程;

能力要求:需具备实验设计(如电池性能测试)、数据分析(如储能系统效率优化)、工程实践(如储能电站运维)能力,部分高校还会开设储能技术实训课,提升学生实操水平;

学习难度:因涉及化学、电气、材料等多领域知识,对学生逻辑思维、跨学科整合能力要求较高,适合高中数理成绩优异、对能源技术感兴趣的考生。

四、就业方向多元

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局限于单一行业,可适配新能源、汽车、电力等多个高增长领域:

新能源领域:在风电、光伏企业从事储能配套系统设计,如为光伏电站设计储能电池组,保障电力稳定输出;

新能源汽车领域:参与动力电池研发、电池管理系统(BMS)优化,助力车企提升续航里程;

氢能 / 燃料电池领域:研究氢能储存技术,推动氢能在交通、工业领域的应用;

科研与教育领域:进入中科院能源研究所、高校储能实验室,从事储能新材料、新技术研发,或担任专业教师,培养行业人才。

查看全文
输入分数 测测你 能上哪些大学
创建成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