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,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背景下,甘肃中医药大学对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进行全面调整与优化,涵盖选考科目、招生规模、专业布局等多个关键领域。
打破学科壁垒,开放中医类专业报考
自2025年起,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类专业在招生选考科目要求上做出重大调整,不再限定选考科目。这意味着文科生也获得了报考中医学类专业的机会,为更多对中医领域怀有热忱的文科考生开启了一扇通往梦想的大门。
本次面向文科考生开放的中医学类专业包括:中医学、中医学(“5+3”一体化)、中医骨伤科学、针灸推拿学、中医康复学、藏医学等,选科要求均不限。选科限制的取消为更多考生提供了机会,但中医学类专业学习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理解能力。建议文科考生在报考前,提前了解中医专业课程体系,可通过阅读中医经典入门书籍、观看中医药文化纪录片等方式,评估自身兴趣与专业的适配度;理科考生也应发挥学科优势,在数理化基础上深入钻研中医理论中的科学内涵,为未来学习做好准备。
扩大招生规模,增设地方优本计划
为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,甘肃中医药大学在2025年本科招生中扩大了招生规模,新增本科招生计划113人。其中,外省招生计划新增95人,旨在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生源质量,促进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术碰撞,为学校注入多元活力。
外省招生计划增加是难得的机遇,建议考生密切关注本省教育考试院和学校官网发布的招生计划细则,结合自身成绩排名,合理评估录取概率。对于有意向报考的专业,可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和位次,制定梯度志愿策略;同时,建议在填报志愿前主动联系学校招生办,咨询招生政策和专业发展前景,确保志愿填报的科学性。
契合市场需求,优化专业布局结构
2025年,学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,同时立足毕业生就业市场趋势以及自身办学特色,对本科招生专业进行了全面优化调整。
在此次调整中,新增了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,社会对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。该专业的设立旨在培养能够从事食品营养分析、健康管理、营养教育等工作的专业人才,助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。此外,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迎来扩招。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融合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,培养具备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能力的复合型人才,以满足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,提升学校在该领域的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。
面对新增和扩招专业,考生需理性分析个人职业规划。对于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,适合对营养学、公共卫生感兴趣且具备一定化学基础的考生,可提前了解该专业的就业方向(如健康管理机构、食品企业等);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任务重、学制长,建议具备较强抗压能力和临床实践兴趣的考生报考。
发挥学科优势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
依托深厚的学科优势与鲜明的行业特色,学校依据不同人才培养方案,精心开设了多个专业特色班。具体包括中医学(岐黄英才班、中医卓越班)、临床医学(杰出医生实验班)、中西医临床医学(精诚班、汇通班)、中药学(时针国药班)、藏医学(康复治疗特色班)等共计7个专业特色班。这些特色班在课程设置、教学方法、师资配备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。
特色班选拔竞争激烈,建议有意报考的考生在高考后提前准备相关材料,如个人学术成果、获奖证书、实践经历等,突出自身优势。在填报志愿时,可优先选择符合自身兴趣和特长的特色班方向,例如对中医经典研究感兴趣的考生可重点关注岐黄英才班;计划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考生,可着重了解杰出医生实验班的选拔标准和培养模式。此外,建议考生关注特色班的淘汰机制,提前做好应对高强度学习的心理准备。